大家好,我是發菜,今天要探討一個話題就是公眾號打開率低粉絲興趣轉移我們應該怎么樣解決?其實從2015年的下半年開始,不少公眾號的運營者就開始在網上吐槽說,公眾號打開率越來越低了,以前呢降到10%也就算了,現在打開率基本上是5%左右。讓公眾號的運營人員更頭疼的是,自己明明還在堅持著有趣有料的干貨文章推送,但是粉絲偏偏不買賬。實際上微信公眾號到現在為止,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了。網民的注意力呢卻有往往難以長時間集中在同一個平臺或者同一個賬號。所以公眾號閱讀量下降是必然的事情。其實不只是公眾號,包括博客,包括微博,包括社區等等。任何一個平臺從她剛出現到他變火再讓他沒落,至少都會經歷這么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萌芽期。這個時候內容比較少,用戶也比較少。第二個階段呢,是增長期。用戶開始增加,但是內容比較少。這個時候大家都很希望有好的內容。第三階段是紅利期,這個時候。做內容的還是嘗試打廣告,變現。第四個階段是穩定期。這個時候內容方開始變多,用戶呢,增長開始變緩慢了?,F在市場微信公眾號屬于這個階段。第五個階段,用戶和內容提供方都逐漸減少。那以后微信公眾號也會逐漸走到這個階段。那為了應對第四個階段和第五階段,也就是粉絲逐漸興趣轉移,公眾號的打開率越來越低。那我們作為公眾號的運營者應該怎么做呢?

在這我給大家幾個建議。第一個建議,你可以讓你的內容矩陣化,什么是矩陣化?也就是不只有微信公眾號,你還有今日頭條還有知乎專欄、簡書,等等。這些你都可以去維護,前期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去很專注的去,每一個都做你把公眾號做好,其他的都去復制一遍,ok了。這樣子。當你單方面流量減少的時候呢?你可以用你的矩陣去獲取一個叫集合的流量。大家注意,集合流量。為什么這樣子呢?因為單內容渠道的風險比較大。假如說,你只在一個平臺發布內容,那一旦這個平臺走下坡路了,不火了。那你的努力呢可能就白費了。另一方面呢?雖然說現在博客等平臺的用戶很少,但是它的長尾流量還是不可以忽視的。具體什么是長尾?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第二個建議呢,就是你的渠道要多面化。實際上你的推廣渠道也要多樣化。一般的這個工作好運營的團隊,可能只做的是用公眾號群發。用朋友圈推廣。實際上,除了這幾個推廣渠道之外。你經常帶增加一些其他渠道,比如說,QQ群,論壇,貼吧微博等等。這樣的都可以用來推廣你的內容矩陣。第三個建議呢,就是運營平臺化?,F在對公眾號有擔憂的,實際上也不只是我們這個草根的。個人或者草根的企業。包括像邏輯思維這樣的大號。他也在努力的續命的工作,因為他也可能覺得自己這個公眾號單一的命可能不太長了,所以說他也在做續命的工作。因為每天大家好像是覺得邏輯思維在發展生長,但是這樣真正進去聽的人并不是很多,那他怎么做的呢?他是做了得道。把邏輯思維的,這個地位呢,強到一個明星產品級別。做成一個產品。然后再得到上面的跟他同類的產品。還有像和菜頭的,還有李翔的,還有古典的等等。假如說你對羅振宇沒有興趣了,那么你有可能會對其他人有興趣。所以你的第三個方向,可以嘗試讓自己去摸索一個平臺的運營思路。第四個建議呢,就是你的文章要多樣化。因為你每天都在發文章,都在發干貨。那網友,或者粉絲他總會有厭倦的時候。那你可以偶爾發個語音?;蛘哂械臅r候發個視頻。再或者有的時候發個純文字的推廣都是可以的。我們在2016年初的時候呢,給一個企業做的時候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把圖文推送的這個拜年,換成了語音拜年。光是把這個換了一小點,那公眾號的閱讀量也就提升了一倍以上。所以既然粉絲興趣轉移是必然的事,大家就不用抱怨了。我們需要去擁抱變化,去多平臺布局去多渠道布局,嘗試平臺化,嘗試文章的多樣化。這樣你的內容還有可能會觸及到更多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