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假鞋”“高仿鞋”代名詞的“莆田鞋”,正在努力甩掉山寨標簽。
了解到,近日,“莆田鞋圖形”集體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成功注冊。在“莆田鞋”的圖形商標里,一根鞋帶為主體,串起了“莆田”拼音的首字母“PT”。
“文字還沒下來,圖形商標現在可以用。”3月31日,莆田市鞋業協會工作人員向表示。
鞋業是莆田市重要的支柱產業。莆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12月莆田市全市有制鞋及相關企業4000多家,從業人員50多萬人。至此,一直困于“山寨鞋”困局的莆田鞋業,也即將迎來“真莆田鞋”時代。
“莆田鞋圖形”商標獲批
注意到,“莆田鞋圖形”集體商標的注冊人是莆田市鞋業協會,商標權屬于莆田市鞋業協會。
去年6月,莆田市初步確定了“莆田鞋”集體商標的LOGO和名稱,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報注冊。近日,“莆田鞋圖形”集體商標獲批成功注冊。
目前,已注冊的“莆田鞋圖形”集體商標有效期至2032年2月27日,核定使用商品/服務項目包括運動鞋、兒童運動鞋、休閑鞋、輕便膠鞋、足部防護安全鞋、旅游鞋、兒童旅游鞋和皮鞋等。
“莆田鞋圖形”集體商標申請的代理機構為福建省南方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申請下來的)不是你們想的‘莆田鞋’三個字。目前對于那種帶地名的普通集體商標沒有(太多)案例在先。”
根據《福建日報》的報道,“莆田鞋”商標的具體運營管理,是由“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來操作,目前已授權16家莆田鞋企使用該商標。
2021年出口鞋靴3.3億雙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起,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運動品牌陸續在福建莆田開設代工廠。自此,鞋業逐漸成為莆田市支柱產業。
莆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12月莆田市全市有制鞋及相關企業4000多家,從業人員50多萬人。據《福建日報》報道, 2021年莆田市出口鞋靴3.3億雙,貨值148.2億元。
莆田鞋類制造業因代工學習到了經驗,積累下了產能,但代工所受的限制也不少:一方面,品牌方會嚴格控制訂單量,莆田的鞋廠必須嚴格按照訂單量進行加工,即使有能力也不能擴大生產;另一方面,代工毛利不高。援引《人民日報》的采訪,一位鞋廠負責人稱,加工高端鞋利潤率為15%—20%,中端10%—15%,低端8%—12%。
此外,莆田的土地、勞動力成本還在不斷上升。對一直代工卻無品牌、無設計能力的莆田鞋廠來說,“仿制”是一條“轉型成本低且暴利的捷徑”。
專家:品牌發展面臨挑戰
“莆田,我們打個比方,有一點像電子產品的華強北。如果把莆田當做一個區域品牌來看的話,它有負資產,也有值得挖掘的潛在良性資產。”3月31日,體育服裝專家張慶對分析稱。
所謂良性資產,張慶認為,莆田的運動鞋業發展多年,甚至曾經有過一些被國際運動品牌認可的故事。“他有制造能力,還在制造過程中擁有了技術應用端的創新能力。”
“莆田鞋圖形”集體商標注冊成功,雖然沒有文字商標的影響力大,但也是重要的開端。不過,張慶表示,“莆田鞋”這一品牌若想要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他們需要聯合起來形成一定的體量,并逐步建立起高于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以及整套品控機制,包括如何鼓勵創新。”
也就是說,“莆田鞋”如果想要成為“鄰居”晉江市安踏、特步一樣的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