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發菜。事件營銷分為兩種,一種是造勢,一種是借勢。造勢營銷的案例我們前面幾期有講過。造勢營銷的特點是成本相對比較高,相比之下借勢營銷的成本就低很多。咱們之前分享過借助名人和大事件影響的營銷案例。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個借助行業大事件的營銷案例。
1998年春節的時候,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農民王某,用34噸甲醇加水勾兌制成了近60噸散裝假白酒,然后將這些白酒出售給了當地的幾個批發商。這幾個批發商知道這些酒是假酒,但為了牟取暴利,仍將這些酒賣給消費者。很快造成27人喪生,200多人中毒入院治療,其中多人失明。這個就是當時震驚全國的山西特大假酒案。當時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事后做假酒的王某和五名犯罪分子被判死刑及立即執行。涉及多名經銷商也被分別判處無期徒刑,5到15年的有期徒刑。這個事件,也讓當時的山西白酒行業從此一蹶不振。全國對山西白酒一片恐慌,喊打聲不斷。當時所有無證的酒廠關閉,有證的酒廠也要停產接受檢查。著名的山西名酒品牌汾酒,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沖擊。那講這些和營銷有什么關系呢?接下來,也要說一個細節:在假酒案事發之后,當時著名的白酒品牌古井貢酒發了一封公開信,大意有四點:第一表達憤怒,呼吁白酒行業立法。第二,以中國八大名酒廠家的名義成立中國打擊假酒專項基金會。第三,向死難家屬無償捐助20萬撫恤金。第四,讓廣大消費者飲用白酒時千萬要認證白酒的品牌質量和廠家,切忌盲目購買。這份公開信在報紙上發出后,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得到了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等一線媒體紛紛采訪或報道,呼吁白酒立法,倡導成立中國打擊假酒專項基金會的主張。也得到了國家工商局,國家技術監督局等政府部門以及各大有關協會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傊ㄟ^一封公開信,和一系列的行動,得到了巨大的曝光度,以及品牌認可度。
這個案例有什么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呢?首先遵守國家標準,重視消費者的健康及安全,依法經營是我們每一個企業的底線。其次,很多企業在面對自己行業重大事故時,第一反應往往是不要出聲,不要被注意到。其實面對行業重大事故站出來,往往比回避更有利。為樹立行業標準站出來,為打擊犯罪站出來,為保護消費者站出來,不僅要站出來,還要通過媒體讓更多人知道真正有責任、有品質、有愛心的企業,老百姓自會幫你傳播。
今天關于事件營銷的案例就分享到這,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