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永遠沒有終點
閱讀數: 時間:2018-01-18 來源:發菜網站建設制作,專業做網站已十年 標簽: 創業時代
如今的科技創業圈常常感慨:“創業難,守業更難。”這是一種思考也是一種指引。
《資治通鑒•唐紀》記載: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和身邊的侍臣聊起了管理話題:“創業與守業哪個難?”房玄齡回答說:“建國之前,與各路英雄一起角逐爭斗而使他們臣服,是創業難!”魏徵則說:“自古以來的帝王,沒有不是艱難地取得天下,又在安逸中失去天下,是守業難!”唐太宗總結了二人的觀點:“玄齡與我共同打天下,經百死得一生,更知道到創業的艱難。魏徵與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擔心富貴引發驕奢,忘乎所以而產生禍亂,所以知道守業難。但是創業的艱難,已經成為過去,守業的艱難,正應當與諸公慎重對待。” 房玄齡魏徵等人拜謝說:“陛下說的這些話,是天下的福氣!”
守業,也是一種創業
從太宗皇帝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代明君唐太宗在治理國家的過程當中,很認真的區分了創業期和守業期,并且告誡創業班子要時刻謹記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性,主張用不用的管理方法去應對創業期和守業期。
唐太宗具有驚人的管理藝術。他之所以下了這么一個極具辯證意味的結論,表明了他已經看透了問題的本質,從而坦言了治理國家的心聲,君臣對話即是一個集思廣益探討管理解決方案的沙龍。在拋出 “創業與守成孰難”這個話題之前,唐太宗已發覺管理上出現了一些問題:譬如有功臣宿將,因創業成功而產生了麻痹大意的心理,有人居功自傲;有人則開始打起“小算盤”,潛心于經營個人或小集團利益……這些都是不利于國家治理、政治清明的苗頭,由此,唐太宗提出該話題給創業的班子討論,希望以此提醒諸位創業合伙人切勿讓勝利沖昏了頭腦,切勿在和平環境中栽了筋斗。他的做法既肯定了功臣宿將們的創業打拼,又敲打了他們守業需要更加認真參與管理,可謂一箭雙雕!
《貞觀正要》是一部更為詳盡記錄唐太宗日常言行的典籍。其中有注“自古創業而失之者少,守成而失之者多。”
古為今用,約1400年前的帝王都悟出了創業守成的辯證關系,在如今這樣一個創業綻放的時代,唐太宗的結論就更值得我們深思了。初創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企業是處在創業期還是守業期。如果是創業期,那么就必須以創業的解決方式來解決問題,如果是守業期,那么就得用守業期的解決方式來解決問題。
也有觀點認為,創業期或守業期與企業創立成長的時間長短并沒有直接的關系,有的企業過了十年二十年還處在創業期,而有的企業不到三年五載就步入了守業期。企業如何來衡量呢?
創業,永遠沒有終點
世界經理人明星經理人博主牛根生認為創業永遠沒有終點,創業和守業不是前后關系,不是并列關系,而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創業是永恒的,守業是相對的;守業是創業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一切守業都是創業的子集。
許多人誤解創業是需要“動”的,守業是需要“靜”的;創業是需要“激情”的,守業是需要“寂寞”的;創業是需要“擴張”的,守業是需要“內斂”的;創業是需要“大刀闊斧”的,守業是需要“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創業比守業離創造更近,守業比創業離激情更遠。
這世界只有“創業態”,沒有“守業態”。創業是惟一的“長生不老”藥,當你不再創業而妄想“守業”的時候,前面的路只剩下一條:萎縮,衰落,死亡。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人革命,沒有第三條道路!
翻開厚重的歷史,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見曾經的諾基亞、柯達的隕落源于固步自封、抱殘守缺,不思進取,曾經利潤豐厚、家喻戶曉的巨頭企業,倒下僅僅也只是瞬間發生的事情。
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不論是創業還是守業,都需要一種創業精神——不斷學習開創性思考、銳意進取永遠不滿足,這樣的企業才有堅強的生命力。守業是創業另外一種形式的存在。